首页>
技术资讯>
详情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重要方向

来源: CIO数字资产 阅读量: 0
关键词: 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不清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不清楚企业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甚至出现数字化转型方案变成了数字化方案的问题,出现了概念混淆的现象。结合工作经验和思考,简短的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说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的两个方向。

 

这里首先澄清一个观念:数字化和信息化没有严格的界限,数字化方案就是信息化方案,因为,很简单,所有的数字化方案都是通过信息化项目落地的,一行行代码和IT设备搭建起来的。

 

但数字化转型方案和数字化方案就不是一个概念了,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说,数字化方案是IT部门的事情,责任人是CIO,数字化转型方案是运营部或者战略部的事情,责任人是COO或CEO,IT部门可以作为参与部门。所以,一个信息部门去承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案或者落实数字化转型的任务,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要讲清楚这一点,需要从数字化带给企业的两个重要影响说起,这两个重要影响是针对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本身来说的,一个是商业模式的影响,一个是运营效率的影响。也是我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两个重点方向。

 

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低成本的创造社会价值,最核心的内容是战略,战略中最有现实意义的是商业模式。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数字化改变的是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的问题。现在在消费领域活跃的互联网模式,本质上做的是信息中介和信用担保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中介模式,在商业模式上和房屋中介以及做买卖的商品中介没有本质区别,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这些大型的互联网中介逐步掌握了用户的消费习惯、热点、槽点、痛点、亮点,开始逐步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业务,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涉足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这其实也和传统的厂家直销门市部在商业模式上是趋同的。所不同的是几个被列为数字化技术典型代表(云大物移智链)的应用,使得人们不再需要通过肉体物理空间的移动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交互也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

 

所以,一个从事传统生产制造型的企业,从商业模式上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成为一个拥有“门市部”的公司。
  • 可以利用别人已经搭建好的数字化商超,租一个店面,搞个厂家直销;

  • 可以自建数字化商超,主打自己的特色品牌,厂家直营之外,还可以利用流量吸引商家,把多余的店面租给其他商家,丰富自己的商品生态。

  • 可以借助自己作为核心企业(比如央企)的优势地位,连接上下游企业,开展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服务,比如与银行、保险、政府等合作开展增值服务。

 

如果说商业模式决定企业如何经营自身的战略,是企业的外在打法和招式,那么运营效率就是战略能够落地的保障,是企业需要修炼的内功心法。运营效率指的是企业高效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水平,水平越高,运营效率就越高,对应的成本也就越低。
从生产力的角度上,数字化改变的是原有的生产要素组织协作模式,目的是提升需求响应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总体成本、提升决策的精准度,比如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实用化,大型设备的维护工作可能从原来的定期预防性维修转变为状态检修;5G带来的高速影像传输和远程操控技术,使得远程手术、机器阅片成为现实,即使在偏远的山村,一个病人也能及时获得有可能超越人类最优秀医生的诊疗方案,一个乡村医院也有可能给需要紧急动手术的病人开展手术。大数据技术和高速通信技术的进步,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现有的交通指挥系统也将可能面临被颠覆的命运,就像当年马车被汽车取代的时候,马路交通被公路交通系统所取代,那时我们可能已经看不到红绿信号灯了,汽车也不用在根据可见的信号灯系统行驶,人来开车可能会变成违法的行为(赛车场除外)。

 

“公司”是当前最典型的生产要素组织协作方式,为了使得产品需求在生产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尽可能的降低,一群人被组织起来,制定标准化的制度分工协作,签订契约确保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确定性的回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又诞生了很多辅助管理部门来保障和监督核心价值链流程各个环节的生产要素的协作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
所以一个从事传统生产制造型的企业,从生产力角度上,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数字化优化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协作流程,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生产力水平,

 

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需要区分开来。数字化可以理解为通过数据说话做事。因为以往的数据不够多,数据分析的手段不够强,所以企业是通过流程和制度约束来实现运作,并且通过设立各种辅助部门来确保流程和制度的稳定性,尽可弥补数据不及时、不精准、不全面给企业运营带来的不确定性,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信息采集的手段和网络传输效率的提升,数据不管是在量和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分析的手段和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这使得企业能够借助数据化技术手段有可能大大提升运营的效率和更好的成本控制,企业真的可以通过数据来说话做事了,用数据说话和做事就是数字化,用数据说话和做事的能力就是数字化水平。

 

所谓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一个企业要去思考,“当有了数字化的手段,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如何进行调整,使得企业的运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市场响应更快、决策更加精准”。所以,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BPR),是一个价值链优化的过程,转型转的是组织机构、是业务流程、是价值链、是运营模式。

 

数字化转型要围绕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两个重点内容展开,思考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获取更丰富的有价值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一起相互协作,去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让数据说话。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写道:现实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由生产力、创造性破坏和政治这三种能力决定。格林斯潘在《繁荣与衰退》中提到“生产力主要描述的是一个社会在输入资源确定的情况下有多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产出。创造性破坏用于定义那些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各种社会现象。政治则主要用于处理创造性破坏带来的不良后果。”现实社会中,政治相当于一场“平衡和利用”生产力和破坏性创新这两种力量的游戏!数字化应该属于第二种力量,即破坏性创新,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政治,需要在“破”与“守”之间找到平衡,把握好“破”的节奏与“立”的时机,用尽可能小的波动完成转型工作,实现生产力的升级跃迁。当前,数字化转型鱼龙混杂,摸不着头脑的现象,比比皆是,前路曲折,且行且思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