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疗>
详情

心血管慢病远程一体化管理选型方案

对于整个医学模式观点在人们中也在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指出,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社区将是健康管理的最适合单位,也因此而催生了新型健康医学模式。

1章系统综述

1.1项目背景

原卫生部陈竺部长说:“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中国的慢性病老年病的发展十分迅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的公众健康,同时也消耗着我们无尽的花费,慢性病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我们的鲜活生命与巨大财富,同时使得医患矛盾也相当突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远超出了健康本身问题,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生与政府稳定问题。

 

巨大的慢性病人群基数以及相对匮乏的医疗资源,导致了我国医患矛盾的突出。2013年我国居民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五大慢性病就诊高达6.51亿人次之多,占门诊总人次数的14.5%,其中仅心脏病就相当于所有门诊人次数的2.8倍。

 

目前中国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亿人,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20%多,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三项慢性病死亡人数就已占到了中国目前因病死亡人数的63.40%。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3亿人,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10,这部分老人中有80%患慢性病。近几年中国年轻人患慢性病的比例逐渐上升。

 

美国2009年,3亿人口花费在“诊断和治疗”上的费用高达2.3万亿美元,医疗开支已达整个GDP的17%,相当于中国13亿人口同年所创造的GDP。

 

根据《意见》,国家将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同时,国家将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

 

在新医改形式下,医疗服务存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服务不连续、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国的医疗体系改革已经走到了十二五的关键时期,在医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最广泛的基层普通老百姓能够看得起病,如何对基数巨大的慢性病人群进行治疗管理,已经成为了十二五的国家医疗卫生领域内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与医疗卫生机构在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因此拥有一套能承上启下,将上级大中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居民家庭共同构成有效的三级网络模式。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纽带,将患者、社区卫生基层组织、中心医院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并真正的实现了健康管理的实时和网络化。将现有服务体系由“倒三角形”转化为有效“正三角形”

可以为社区的普通慢性病老年病人群进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评测管理,出具常规慢性病的监测报告(动态心电,动态血压,睡眠呼吸等),进行日常慢性病的管理与调控,符合了国家医改“战略前移,重心下降”的战略方针。

 

一方面评估亚健康状态通过简单调控干预手段将其逆回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对于已进入器质性病变的人通过监测管理将其控制在安全域值范围而有效防止猝死。最终能够让社区慢性病人群花很少代价在本社区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1.2慢性病特性

心血管慢病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包含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睡眠疾病在内的现代慢性病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 现代医学对慢性病普遍无短期内彻底治愈的有效方法。

   * 慢性病是有巨大人群基数的常规性疾病,而非疑难杂症。

   * 慢性病是可以通过长期管理的方法而加以控制的。

 

这里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慢性病器质性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具有突发性,如心梗脑梗等,而通过管理手段可让其在安全范围内变化,有效防止突发猝死,使其伴随人体到一直到自然寿命;

二:慢性病器质性病变前有漫长的非器质性局部衰弱(即所谓的亚健康),通过动态监测其变化结合生活方式改变等较少代价,将其可逆回健康正常状态。

慢性病的发展是与自身的基础参数相比较来确定的,因此定期监测,建立自己的专属健康档案很有必要。

慢性病通常是生活方式和衰老而引发的身体整体失调,表现为多病种并发。如老年人常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睡眠疾病等。

 

社区医院的特点是:

   * 与社区居民紧密接触,有条件对本社区人群健康进行长期动态跟踪

   * 医院条件较差,医护人员主体是全科医生而非专科专家,虽然解决疑难病症能力有限,但可以对一般性慢性病进行管理与调控,同时筛查出疑难病及时送往三甲中心医院

结论:社区医院完全可胜任对普通慢性病的日常管理。

 

中心三甲医院的特点是:

   * 医疗条件好,专业细分,专家资源强大,有能力解决疑各种难病症

   * 患者人满为患,有限的医院专家能够分配给患者的时间很有限,很难对慢性病人群进行全面长期跟踪管理

结论:中心三甲适合对于疑难病症的治疗,手术等;同时培养基层社区医生

 

基于上述慢性病特征,结合中国现代医疗条件实际情况,解决慢性病问题的主战场一定是:中心医院指导下的社区基层医疗单位。慢性病的诸多流行特点,决定了社区医疗单位非常适合对慢性病进行人群进行长期的跟踪与管理,结合中国慢性病人群基数巨大,而医疗资源相对低匮乏与不平衡,三甲医院专家水平高,专业细分而医院数量较少;社区医院数量基数大,全科医生,但水平相对不高等特点,决定了慢性病管理只能在中心医院指导社区医疗单位。

 

国家卫生部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在于慢性病的社区化管理,从政策方向明确决定了以社区为中心的慢性病解决方案。实现所谓的“双向转诊”制,最终将80%的常见慢性病管理控制在社区的长久目标。

 

对于整个医学模式观点在人们中也在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指出,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社区将是健康管理的最适合单位,也因此而催生了新型健康医学模式。

 

1.3系统概述

基于中国医疗资源的现状:社区医院基数大但医疗水平相对落后,而中心三级医院专业水平高但数量稀少的情况;以及健康管理的核心难点是人群健康信息的方便采集的情况。如何能够有效地实现在“中心医院指导下的社区基层医院的慢性病管理”的新型医学模式呢?

“健康物联网”----将是实现新型的健康医学模式的主要形式。健康物联网是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输形式,以及与此相匹配的健康状态辩识与调控技术,对人的健康(包括疾病)进行网络式的管理,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消除病痛的目的。

 

其核心组成就是:

   * 前端加上对人体生命信息的全面采集

   * 在现有的广泛成熟的互联网络的基础上

   * 后端通过服务器云计算对采集到的大样本人体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管理

 

本方案就是基于健康物联网的一个心血管慢病远程管理的新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能够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到最广泛的慢性病老年病人群中。

基于健康物联网模式而全新构建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将上级大中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居民家庭共同构成有效的三级网络模式,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纽带,将患者、社区卫生基层组织、中心医院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并真正的实现了健康管理的实时和网络化。将现有服务体系由“倒三角形”转化为有效“正三角形”。

 

可以为社区的普通慢性病老年病人群进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出具常规慢性病的监测报告(动态心电,动态血压,睡眠呼吸,慢病整体状态评估等),进行日常慢性病的管理与调控,符合了国家医改“战略前移,重心下降”的战略方针。

 

国家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除硬件投入外,人才培养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新医改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之间走向资源整合,城乡一体化协同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应运而生。

 

医院通过横向协同和纵向整合,以提高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已相继建立了分级协同城乡一体医疗服务模式、“医院-社区-家庭”的对口辅导慢病防治模式、“科室-科室”专科联盟模式等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方案,为提高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以区域协同为基础的医联体建设奠定了基础。

 

目前,区域基层医疗服务相对薄弱,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区域中心医院根据自身定位“疑难重症救治中心,区域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制定“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提升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战略计划。

 

基于健康物联网模式而全新构建的院前、院外、院内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它将区域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医院共同构成有效的三级网络模式,将乡镇、社区卫生基层组织与区域中心医院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并真正的实现了区域协同医疗网络化。

 

符合了国家医改“战略前移,重心下降”的战略方针,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本地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的领导地位,让区域中心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有效服务到本地区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

 

1.4系统特色

为满足“中国医疗格局“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之发展方向——全科时代到来”的刚性要求。以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环境。远程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使院前、院内、院外一体化医疗服务更及时、更准确、更高效的需求。

 

平台可实现:

   *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互联互通联动、协同救援,体现了区域协同一体化立体医疗新模式。

   * 领先的双向音视频远程会诊技术,可将下级医院与区域中心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实时的可视化远程指导教学。

   * 多功能移动监护终端(包括实时的多参数监护、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呼吸睡眠分析等同步完成),使本级医院级上级医院实时、移动、无缝监护。

   * 多协同开放式集成平台,集成了:12导心电图、血脂四项、尿液分析、心肌标志物、便携式B超仪等。

   * 智能化移动手持终端是一个集生命体征查看和会诊功能为一体的掌上手持智能终端,实现调阅的电子病历、治疗方案查询跟踪等,可扩展性强。

 

1.5系统设计原则

   * 兼容性:系统可集成HIS等系统,新平台可融合原系统所有功能。同时也可以兼容不同企业/医院的医疗管理平台等,只需要和原有厂家的系统平台做数据对接。     * 先进性:系统在国内率先将多维度生命体征远程监护引入平台,根据平台需求对音视频监视系统进行优化,将物联网应用于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

   * 开放性:系统硬件、软件均采用标准化设计,遵照RFID、WiFi、蓝牙无线连接,H.264视频压缩传输等标准协议。

   * 经济性:平台模块组合,自由选用,灵活搭配,降低用户的单次投入。

   * 扩展性:系统软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扩容升级时不用废弃原有设备,只要增加服务器,设备终端和升级软件即可完成。

 

第2章系统功能

2.1系统的主要构成

监测终端----主要功能是全方位地采集人体生命体征信息参数。对于采集终端的要求主要是:可以进行统一的数据协议改造,数据准确可靠,集成度高参数多,可24小时连续采集动态监测,可点测量,体积小巧方便使用,优良的远程通信能力。以方便适用基层社区医生及其心血管慢病人的普及化适用,同时满足后方专家医生的专业化分析。

 

目前可以接入到数据平台的监测设备包括:

   * 动态电生理类:多参数远程/动态监测终端,12导心电HOLTER

   * 点测量电生理类:心血管硬化功能仪,12-18导远程心电图机

   * 可穿戴类:睡眠床垫,智能胸带

   * 快检生化类:人体心血管快检仪

   * 影像类:手持移动B超

   * 远程一体化巡诊箱

   * 未来可以按照数据平台统一的数据协议标准开放式地接入第三方医疗仪器设备。

 

2.2临床价值体现

A---全球有60%--70%的冠心病患者都有高血压。

B---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高血压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者的2---5倍,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死于冠心病;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血压与心血管事件成对数线性正相关。

C---冠心病人群中有35%---39%的人群中伴有睡眠呼吸障碍(OSAHS)。

D---睡眠呼吸暂停症(OSAHS)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患有OSAHS的人得冠心病的危险将会提升5倍,有85%的心脏缺血性发生在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对OSAHS的有效治疗可以使增加的冠心病危险降低大约2/3。

E---高血压病患者中有20%---48%合并有睡眠呼吸障碍(OSAHS)。

F---睡眠呼吸暂停症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睡眠呼吸暂停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60%---90%的OSAHS病人患有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每增加10,高血压患病率增加4.2%。治疗OSAHS患者,可显著降低昼夜血压。

G---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心肌梗死,相当部分糖尿病人群会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H---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为重要与独立的危险因素,脑卒中是高血压最主要的致残后果,大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以上列出的是全球主要慢性病。可以看到,慢性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相关联性,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大部分的慢性病都和都与人体衰老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为标志,进而使得整个身体内环境异常,内分泌失常,代谢紊乱,最终表现为这几大慢性病。

因此解决慢性病问题必须要以系统整体的眼光去解决,不仅仅是看到病灶部位本身,更要从身体的系统自组织性自恢复力功能的损伤角度去看待。本方案平台是从系统整体角度解决心血管慢病的有效手段

2.3网络构架图

2.4系统总架构图

2.5系统功能架构图

2.6数据库中心系统

2.7中央分析软件示意图

2.8多维度生命体征信息远程监护系统

2.8.1心肌标志物诊断

2.8.2血脂四项监测

2.8.3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

系统支持多屏显示、支持异常报警功能

心电、血氧、血压、呼吸、脉搏同步监护,动态心电、血压、睡眠分析

2.8.4历史数据分析管理

波形回放、趋势表浏览与打印

记录患者监护事件

2.9 3G远程、移动音视频系统

2.9.1视频交互功能

上、下级医院通过视频监视系统实现在线视频指导

医院专家通过移动终端可与对接医院进行在线视频指导

2.9.2语音交互功能

上、下级医院通过音频监视系统实现语音会话

医院专家可与对接医院的医护人员或病人进行语音会话

 

3章功能描述

系统部署主要包括:数据中心系统平台、社区卫生中心子系统、乡镇卫生院子系统、中心医院子系统、养老医院子系统、以及各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

3.1中心服务器平台

3.1.1服务器

慢病管理系统使用的服务器必须能够提供全天候服务,不仅要满足系统目前的业务处理要求,进而还应满足未来几年业务增长的需要,以及将来的扩展余地。

 

系统服务器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先进性

   * 高效性

   * 开放性

   * 可靠性

   * 可扩展性

   * 可管理性

   * 容错能力

   * 核心服务器

   * 系统中使用的服务器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构成。

 

数据库服务器

考虑到慢病管理数据存储容量机器巨大,同时考虑到医院的实际使用,系统使用分布式存储设计,数据存储主要部署在区域中心医院。为适合各下级医疗机构的访问需求,数据库服务器要求服务器的内存要足够大,运行速度要求高。

考虑到备份和发展的需要,应该留有足够的内外存扩展空间;从安全性、可靠性保障角度考虑,可以采用CLUSTER架构和磁盘镜像,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和系统的表现。

根据前面数据量估算中的计算,初步估计需要采用企业级服务器3台,且构建CLUSTER

 

应用服务器

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主要有:音视频服务器、生命体征监护服务器、院前电子病历服务器和院前电子计费服务器。其中音视频服务器、生命体征服务器对服务器的内存和运算速度要求较高,可采用企业级服务器,并使用负载均衡实现业务访问分流;其他业务服务器可使用部门级服务器;考虑到慢病管理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对每种业务服务器均采用双机热备。初步预计需企业级服务器3台。

 

3.1.2存储系统设计

原系统主要对录音数据进行存储,使用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库镜像。新系统由于需要对海量音视频数据和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存储备份,需要对存储部分的存储部分重新设计。

新系统存储采用SAN区域存储网络,所有相关的服务器共同使用一台本地磁盘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数据与服务器的分离使整个系统非常易于管理,同时具有相当高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或者增加存储设备的容量,这两者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磁盘存储系统主要存放的有各种应用处理的原始数据、中间数据和最终数据,且需要考虑对所有服务器数据的备份管理。在方案中,存储系统采用SAN架构,不仅可以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的存储服务,还可以利用SAN架构提供卓越的扩展性和LANFREE的备份。

 

3.1.3数据库管理软件

作为一个大型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的选择非常关键,需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

 

3.1.4备份管理软件

备份管理软件的选择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备份软件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备份恢复能力特别是灾难恢复能力,简便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领先性,还应该具有上节所述的更高的能力。不仅可以胜任目前的备份恢复管理,也提供良好的扩展性与前瞻技术能力。

 

3.2系统设备层

目前的医疗采集设备涵盖了电生理动态监测类,电生理点测量类,可穿戴类,快速生化类,影像类,以及远程一体化巡诊箱。可以从多个维度全信息地采集人体的生命信息参数。未来可以在本系统平台上扩展不同种类系列的数据采集终端。以下介绍几种典型设备。

 

1)多参数远程动态监护终端

 

---------特点

   * 集多参数实时监护功能,多参数动态监护功能,多参数远程监护功能为一体。手掌大小的监护仪,单机本身具备了全面的参数实时监测与报警功能,适用于各领域的监护;通过大容量SD卡存储方式的动态监护并配合中央工作站综合集成分析软件,则可对广大心脑血管病人群进行全面的慢性病健康评估与辩识;通过无线3G与INTERNET网络与工作站连接,可构成医院外无线远程中央站网络,将病人监护从医院内解放到医院外,可广泛用于社区家庭监护,远程医疗,紧急救护等。

   * 齐全的监护参数:全导联心电,呼吸,血压,血氧,脉搏等多生命基本体征参数。多生命基本体征参数同步显示全面的波形信号,数字信号。实现了远距离多参数综合同步监测

   * 体积小巧的随身机,手掌大小,用户可在自由活动中完成佩带式移动监护

   * 非联网状态下,本机具有全面的实时监护与报警功能,可作为独立掌上监护仪使用

   * 通过大容量SD卡存储方式完成医院内外连续动态监测,将传统心电HOLTER扩展成为多维生命全信息HOLTER(包括动态心电分析,动态血压分析,睡眠呼吸分析)强大的远程网络通信功能。

   * 超低功耗,可连续工作48小时,并可在线充电监护

   * 过中央工作站,同时具有实时监护与动态心电、动态血压等专家分析功能,强大的四位一体系统,为临床用户提供多达30页的种类丰富的专家分析报告

---------用途

1、可用于在院外对病人进行24小时多生命体征参数的动态监护,用于病人入院前在院外的病情筛查以及治疗后出院的在家里的疗效评估或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的院外监测。

2、由于通过服务器云计算中心以及后台工作站专家分析系统可以多参数同步动态分析:包括可以同步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分析,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睡眠呼吸分析,慢性病专家综合性分析等,并可以建立动态健康档案。特别适合老年病,心脑血管慢性病人群,是社区基层医生首选的心血管慢性病综合性管理的最佳助手。

 

2)无负荷睡眠床垫

---------特点

   * 本系统实现了自然条件下的睡眠监测功能,创新的重点技术

   * 彻底改变了必须使用电极,连线才能进行睡眠监测的传统方法,不再因电极脱落而无法准确记录,实现了无干扰状态下的睡眠监测

   * 突破了对脑电以及其他电生理参数的依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得可靠的睡眠结构分期结果,与多导睡眠图仪(PSG)的分析结果高度符合

   * 系统可同时对多个床位进行同步实时集中监护。非常适合老年病,慢性病,压健康人群的长期观察

   * 多生命体征参数的实时监护与睡眠呼吸的专业分析的完美结合,并可出具全面而丰富的分析报告

   * 可以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并可以与海利赢系统平台的其他监护终端进行多元化智能组网,对睡眠进行统一网络化管理,是物联网在健康领域的典型应用

---------用途

1、床垫式睡眠监测技术是无或低心理、生理负荷的监测技术。监测时,人体上无任何粘贴电极和捆挷物,仅仅是一个床垫式的传感器系统,因此可允许被监者在完全自然睡眠条件下,方便地获得包括心动周期、呼吸波形、体动等生理参数的全过程动态变化。

2、在经过各种信号处理技术和信息挖掘之后,不仅可获得有关睡眠质量和睡眠分期信息,还具有很丰富的睡眠呼吸事件信息,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健康信息。这是迄今为止获取健康状态最完整、最理想的途径。

3、可以用于干休所,养老院,健康会所的日常居家式的健康监测。睡眠床垫通过服务器云计算中心以及后台工作站专家分析系统,慢性病人在家中,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即可获得社区医生及专家医生的慢病与健康的远程常态化管理

3)智能胸带

---------特点

   * 属于可穿戴式的生命信息监测方式产品。只需要像腰带一样系在胸部,既可以连续动态地监测出人体的心电图,呼吸波,体动等生命信息参数,并结合SD回放     * 与远程传输通信,在后台的专家分析平台上,可以进行睡眠呼吸分析,动态心电分析等。可以连续佩戴10天半个月,而没有不舒适的感觉,而传统心电监测必须要使用粘贴于皮肤的电极片,这也是监测的重大革命。

---------用途

1、社区家庭的心血管病与睡眠监测与评估

2、特殊职业人群的生命信息监测评估,如飞行员,军人,运动员等

3、养老院干休所的健康监测管理

 

4)心血管硬化功能仪

---------特点

   * 轻巧、便携,性价比更高

   * 高清液晶触摸屏,用户操作简易

   * 同步无创检测四肢血压、外周动脉硬化程度及下肢动脉阻塞程度

   * 独有的无创血液在体流动性测量,评估体内血液粘度和微动脉弹性

   * 可接入平板电脑,进入云数据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远程共享

---------用途

1、健康体检中心

2、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

3、流动体检车

4、疗养院、养生堂

5、心内科、外周血管科

 

5)网络12-18导心电图机

全面的检查项目:

——12导联标准同步心电图以及用户自定义18导联心电图

——心电向量图

——QT离散度分析

——心室晚电位分析

——频谱心电图分析

——高频心电图分析

便捷的网络功能:

——USB2.0接口,只需1根USB线即可将心电图采集终端与平板电脑心电工作站链接

——与云数据中心连接具有强大的数据云存储与查询功能

6)人体快检分析仪

1、可以快速检测定位人体成分,是同物质经由免疫或生化反应后会呈现不同颜色或不同颜色深浅的原理,加以分析物质浓,藉以提供快速之定分析结果。5~30分钟即可检测出结果

2、目前可检查范围包括:内分泌免疫感染,出血与血栓类疾病,肿瘤标志物等等,可以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突发的生化标记物的筛查。操作简单,分析报告可以在平板电脑的软件中直接出,并远程传输到云数据中心

7)移动便携B超

超小体积,所有硬件全部集成于探头,直接通过USB线与平板电脑的显示软件连接,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影像检查,适用于基层社区医疗单位的心血管病人的初步影像筛查。影像报告可以在平板电脑的软件中直接出,并远程传输到云数据中心

8)远程一体化巡诊箱

远程一体化巡诊箱/健康一体机,将适用于心血管慢病监测、基层医院巡诊、下级医院远程诊疗、急救现场等的一系列电生理,影像,检验等医疗设备整合;并融合了一系列的物联网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软仪器技术,集成箱体技术等

 

最终可以实现:基层医院、急救现场、慢病管理、下乡巡诊医务人员在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的专家医生远程指导下,进行各种生命信息的移动快速采集,专家级的数据远程分析,远程视频会诊,动态健康档案的实时管理等,是一个基层医生管理心血管慢病、下乡巡诊、急救现场突发处置的全信息移动数据中心

软件平台

软件平台的整体功能架构如下图:

健康物联网的数据平台是健康物联网的基础部分,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其“监测”,“辨识”,“评估”这三个健康物联网的核心功能才能有效完整地加以实现。

该平台应该适用于不同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人员:中心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医生;健康管理医师;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各种养老院,养生会所,慢性病调养中心等。现有的数据平台在现有的成熟的互联网平台架构,云服务器中心的基础上实现。

 

3.3区域中心医院远程子系统平台布置

区域中心医院子系统:由中央工作站及应用分析软件等组成。

中心医院远程子系统可选不同数量显示器组成,分别显示综合信息(包括病人信息、视频信息、床位及医生信息)、病人生命体征、12导联心电图显示和视频信息显示。

中心医院专家可对下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实施远程医学教学,对下级医疗机构的病人进行远程监护,实现远程诊断出分析报告。

同时也可以选配移动客户端子系统,可以将平台安装在任意一台笔记本、iPad、手机上,实现移动远程支持。

 

3.4社区服务中心系统(养老院干休所)布置

社区服务中心布置示意图

社区服务中心子系统:由远程掌上远程多参数监护仪、中央工作站、打印机及应用软件等组成。

远程多参数监护仪:利用移动无线局域网,将病人生命体征(心电、血压、血氧、体温、呼吸、心率等)信息传送到移动工作站。

通过中央工作站实现远程的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呼吸睡眠分析报告的上传下载及本地存储。

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安装一套工作站系统平台,随时对病人进行数据的采集,同时数据实时上传到区域中心医院,上级区域中心医院可以实时获取病人信息,即时做远程救治指导及诊断,一旦确诊病人需要转院的,在病人出发的同时可以让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同时本院也可以看到转院途中病人的所有数据。实现了区域协同一体化医疗新模式。

 

3.5运营模式

通过健康物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纽带,通过中心医院为指导,将本社区心血管慢病人群全面管理起来的运营模式。

由政府卫生局牵头,企业服务,将本地区的三级中心医院以及所辖社区医疗单位组织起来,搭建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心血管慢病远程管理平台模式。社区医院要为本社区慢性病人群建立完善动态的监测,评估,调控的慢性病管理体系。

需让老百姓与医生都明确这样的观念:在日常慢性病防控管理方面,最有效机构和最主力战场是在社区医院;而中心医院则是针对疑难病症及其专科手术。通过良好的运营,让医生和老百姓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慢病在社区基层的管理效果。

 

运营模式的核心功能就是“监测”,“辨识”,“调控”。

监测——通过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生日常性地位慢病人群进行定期的监测,使用多参数远程动态监护终端以及睡眠床垫等设备,来获得慢病人群全面的健康信息。同时将采集到的生命信息数据远程传输到云服务器中心的数据平台

辨识——中心医院的专家医生每日定期在数据平台获取到社区医生上传的慢病人群的数据,并进行全面的慢性病分析与辨识。包括“动态心电分析”,“动态血压分析”,“睡眠呼吸分析”,以及“身体整体健康状态的辨识”等。专家医生通过一系列专家分析软件,结合相应的健康问卷,并通过互动问诊,来最终获得对于该慢性病人的身体健康状态的整体辨识。并将这一分析结果报告回传到服务器平台,自动进入到该病人的健康档案中

调控——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生从数据平台获取到专家医生的分析报告,并同时获得专家医生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对慢性病人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等措施。包括:常见慢性病的用药调整,心里治疗,中医的理疗等现有基层医院常用手段,同时也可以采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整体状态调控疗法技术等。对于慢性病人进行全面的分级管理以及整体的系统调控,来使慢性病人重新回到健康状态

根据调控效果,再次进入“监测”,“辨识”,“调控”的流程。往复循环,直到慢性病康复与治愈

 

具体有以下几种运行模式

社区慢病管理模式:

1、由政府卫生部门牵头,建立起中心三甲医院与所属社区基层医院的区域性协同医疗机制。具体内容包括:

2、将服务器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在中心三甲医院或者托管于电信中心

3、将多参数等远程医疗监测终端发放到所属的基层社区医院。每个社区医院建立社区医生工作站。

4、社区医生根据所承包服务的本社区家庭慢性病人群,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监测。

 

包括如下几种方式:

---对于所承包的社区家庭进行慢病普及化筛查,初步建立起动态健康档案。对于慢病人群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按照1月—1年普查一次。

---对于前来就诊的慢病人群,进行全面的慢病监测,确诊病情,进行相应诊疗,同时建立其健康档案

---也可以通过远程一体化巡诊箱进行走访上门检查,同时建立健康档案

---结合治疗与干预措施,进行相应监测,以进行疗效评估,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干预措施的调整

---结合本社区情况,可以为本地区做专项慢病普查,如:高血压人群筛查,心脏病人群筛查,睡眠疾病人群筛查。根据普查结果,对于慢病做系统的专项分级管理

 

通过监测,筛查出本地区的严重慢性病人,将其及时通过绿色通道送往上级的中心三甲医院进行专家手术治疗;同时在中心三甲医院的手术住院人群,在其渡过了2周左右危险期后,即可送往所属社区医院进行继续观察治疗,中心医院可通过本平台进行远程监测与指导。实现国家卫生部的“双向转诊制”的设想

 

一般情况,社区医生只需要给慢性病人佩戴设备,上传数据,以及从网站平台读取分析总结报告即可。所有的报告的复杂分析过程全部由平台后方的专家分析团队完成。这样社区医生可以专注于慢性病临床管理本身,而无需进行复杂的IT与分析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社区医生的工作效率

 

中心医院建立专家医生工作站。中心医院的专家医生负责:帮助社区医生进行远程数据分析,并帮助其出分析总结报告;同时根据其动态健康档案对社区医生进行相应的临床指导中心医院可以通过此平台把所辖社区医院有效地管理起来,进而将本地区的广泛的慢性病人群有组织和系统地管理起来。让各级医疗单位部门都高效低发挥其主体职能,使得有限医疗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对于慢性病人群的管理

 

方案平台可支持扩展为多级的管理模式:基层医院,中心医院,总医院。方便对于本地区心血管慢性病人的系统性分级管理

养老院干休所模式:

1、一般养老院干休所里住的都是老年人,是老年病心血管慢病发生的集中区域,同时养老院干休所里都有医疗门诊部。养老院与干休所最终的主要问题就是老年人的慢病管理,本平台方案可以将养老院干休所里的慢性病人和医疗门诊部以及上级中心医院有机地结合为一个完整体系,使得养老院干休所的慢性病人群,基本在本院范围内,即可享受到专家医生的全程常态化远程医疗健康服务。

2、一般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在养老院干休所的家中配置健康睡眠床垫或智能胸带等。其慢性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每天定期上传到数据平台中心,通过专家医生的远程数据分析与指导,门诊医生可以为其进行有效的常态化的慢病管理服务

3、门诊部的医生配置若干多参数远程动态监护终端等。可以用于院内来看病的慢病人群的监测诊断病情使用,或者慢性病人家中突发病情,以及用于上门检查巡诊使用,通过数据平台的远程专家服务,进行慢病的诊疗以及家庭化慢病管理服务

4、可以通过远程一体化巡诊箱进行走访,为老人上门检查服务

5、通过日常的监测数据,结合基层医生对于本院的慢病人群进行相应的调控与干预措施,进而再进行效果评估。通过不断地“监测,辨识,调控”的模式,来达到对于本院的慢病人群的全面管理

其他内容与社区医院管理模式基本相似

 

健康管理机构模式:

健康管理机构一般包括: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会所,健康养生机构等服务型健康运营公司。以往这些健康管理机构都是孤立的,做的检查也基本都是一过性的,无法对于慢病人群进行日常化动态化的管理。

 

本平台方案可以为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全新的健康管理服务:

1、体检中心为会员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可做个人或者家庭套餐)

2、体检中心定期要求会员来体检中心的睡眠中心的睡眠床垫睡一晚上觉或者会员佩带多参数动态记录盒在家中记录24小时(盒子可以购买,也可以长期与单次的租赁)

3、可以通过远程一体化巡诊箱进行走访上门检查

4、体检医生可以登陆客户端工作站对会员的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并将分析报告上传到服务器管理平台

5、会员在家自主登陆上网,在自己专署的健康档案中获取自己的健康分析评估报告

6、体检全科医生根据会员健康报告向会员进行健康咨询,健康调控与干预,健康管理,用药指导,及医院的绿色就医通道

 

本方案平台可以使得健康管理:

实现:一方面在慢性病器质性病变前的亚健康状态时的人体整体状态辩识,可通过简单调空手段(如改变生活方式,医疗仪器干预等),以较低代价从亚健康状态逆回到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可对已有器质性病变的慢性病进行有效管理,让其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病情恶化与猝死的发生。

同时可建立专署自己的动态的健康档案,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网络化常态化的动态管理

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整体地辩识与评估,根据最终报告而采取相应的干预与调空措施

体检者在足不出户在家中即可完成监测,并通过上网即可获得自己的健康报告。

 

基层医院住院监护模式:

本平台模式,是基于上级中心医院对基层住院病人情况的全面管理的方案。

具体方案内容是:

1、各基层医院的住院科室安装一套多参数无线遥测中央监护系统。终端可以是心电遥测监护终端,多参数遥测监护终端,或者床旁遥测监护仪,可以根据临床需求灵活选择。数据终端通过无线遥测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科室的中央工作站,对于本科室的住院病人进行全面的生命信息的实时监护

2、托管配置一个云服务器中心,所有的基层医院的遥测中央监护的数据都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中心,云服务器中心进行实时数据转发等相应的数据处理管理

3、中心医院安装客户端中央工作站,可以通过云服务器中心,实时远程访问监控到所属的基层医院的任何一个科室的中央监护工作站的监护情况。同时专家医生可以配置相应的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内置客户端中央工作站,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远程移动实时访问基层医院的住院病人的监护情况

 

本方案可以实现:

上级中心医院对于所属的下级基层医院的住院人群的全面的监控与管理,使得所属基层医院真正成为中心医院的触手。在这种模式基础上,中心医院通过个所属基层医院,把本地区慢病人群系统全面地管理起来,并可以确定中心医院在本地区慢病管理方面的核心领导地位

 

通过本方案,中心医院可以直接实时管理与指导基层医院,大大增强了对基层医院的住院人群的诊疗水平

可以实施远程会诊。在基层医院住院病人遇到复杂的诊疗措施时,可以及时进行专家远程会诊

可以有效地实施卫生部提出的“双向转诊制”。一般性的慢病住院人群就在基层医院解决,筛查出的问题严重病人,马上送到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中心医院的术后病人,在渡过危险期后,可以再次回到基层医院进行康复性住院观察。

所有过程都是随时中心医院可以远程监控基层医院,保证了慢性病诊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科学高效地分配了医院的资源

 

4章软件应用平台

一、强大的后台软件管理平台:

数据平台主体有以下功能:

1、可以按照不同角色进行登录与管理:病人,基层社区医生,专家医生,医院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政府卫生部门,其他第三方机构等建立起心血管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档案,并在此平台上进行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

2、可以进行各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数据通信与分析,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设备(动态监测设备系列,点测量设备系列),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统一的管理。如远程多参数监护仪,睡眠床垫,智能腰带,远程心电图机,移动B超,人体快速检测仪,心血管功能仪等

3、可以进行不同等级医生的登记与管理。如:社区基层医生,专家医生等。基层社区医生主要职能是:为用户建立健康档案,上传数据,也可以少量地分析数据,下载报告。专家医生的职能是:管理普通医生的用户,下载数据,本地数据分析与出报告,上传报告,日常指导社区医生。

4、可以对于设备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专家级分析。现有的软件基本基于C/S内嵌模式,包括:中央集中监护软件,动态心电分析软件,动态血压分析软件,睡眠呼吸分析软件,人体健康整体辨识评估软件等,并可出具全面的系列分析报告。这是数据平台医生为慢性病人服务的核心功能。

5、可以方便内嵌不同的健康管理,指导与干预的应用软件,在医生为病人进行监测与评估后,对慢性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调控与慢病分级管理: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心里咨询等

6、可以方便地与医院的HIS等各种系统对接。使得社区医生以及专家医生可以方便地调取医院内就诊的所有资料以及院外慢病管理的健康档案,方便进行一体化管理

医生与病人间的多媒体双向通信功能,可以进行远程化的异地下达各种医嘱,方便医生的对病人的远程诊疗

7、可以进行全面的大样本的数据统计显示。包括:本地区的慢性病人群的病种分布,年龄分布,发病率分布,预后效果分布等。方便政府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调用与共享

8、可以统计显示医疗机构的医生为慢性病人服务的业务情况。包括:为病人出的报告数,医生上线工作数,病人上线数,设备的使用率等

9、可以扩展远程的GPS定位功能(包括老人的跟踪,电子围栏保护),音视频功能(包括家庭远程护理)。便于社区医生对于本社区的慢性病人进行社区家庭化的全方位管理

中央集中监护软件:

可同时实时监护多达100人的中央工作站,并可在同一平台上同步监护各种不同类型监护终端系列的实时数据,中央站可自动识别不同系列的监护仪(包括无负荷睡眠床垫监护,多参数遥测监护,多参数远程动态监护等),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混合统一监护;同时回放趋势图、列表、波形回顾、事件管理、电子病人档案等功能完备全面,是一个超级的中央工作站。

内嵌于数据平台中,能够进行多点远程移动登陆,可以方便地对于社区医院的住院病人,家庭病房的监护病人,进行远程化的实时监护管理,并可以结合上级中心医院专家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动态心电分析软件:

内嵌专业的动态心电分析软件,可对传输到数据平台的各种监测终端的心电数据进行心律失常分析、ST段分析、心率变异性分析等专业级的动态心电分析及出具详细报告。

本动态心电分析软件可与动态血压分析软件,睡眠呼吸分析软件进行同步比对分析,可综合性地分析出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病症间的相关性与靶向性的关系,从而对心脑血管类慢性病作出系统评估与健康辨识。

动态血压分析软件:

内嵌专业的动态血压分析软件,可对传输到数据平台的各种监测终端的血压数据进行血压趋势图分析、数据分析、图形分析、拟和线分析等专业级的动态血压分析及出具详细报告。本动态血压分析软件可与动态心电分析软件,睡眠呼吸分析软件进行同步比对分析,可综合性地分析出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病症间的相关性与靶向性的关系,从而对心脑血管类慢性病作出系统评估与健康辨识。

睡眠呼吸分析软件:

内嵌专业的睡眠呼吸分析软件,可对传输到数据平台的各种监测终端的数据进行睡眠相关的呼吸事件分析,血氧分布分析、睡眠结构分析等,并出具详细报告。本睡眠呼吸分析软件可与动态心电分析软件,动态血压分析软件进行同步比对分析,可综合性地分析出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病症间的相关性与靶向性的关系,从而对心脑血管类慢性病作出系统评估与健康辨识。

系统全面的分析报告:

四大类多达30页的全面的分析报告,包含监护分析报告,动态心电分析报告,动态血压分析报告,睡眠呼吸分析报告等等。可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临床依据。

慢病数据平台使用说明

按照级别由低到高高的角色登陆有以下几种:病人,普通医生,专家医生,医院管理员,公司管理员。下一级角色的信息可以被上一级角色所看到:

 

角色权限

推荐硬件

主要功能

病人

最低。看到自己相关信息

手机

可以浏览自己的信息:基础资料,问卷,报告,留言等

普通医生

看到自己管理的所有病人信息

WIN8平板,笔记本

登记病人信息,佩戴设备并将数据上传,下载打印报告,浏览管理病人信息

专家医生

看到隶属于自己的所有普通医生管理的病人信息

笔记本,

台式机

分析数据并发送报告,浏览管理病人信息

医院管理员

看到隶属于本医院及其下属医院的所有医生与病人信息

平板

笔记本,

台式机

浏览管理隶属于本院的医生与病人信息,本院的系统设置,本院工作统计

公司管理员

看到所有医院的医生与病人信息

平板

笔记本,

台式机

浏览管理所有医院院的医生与病人信息,所有医院的系统设置,所有医院工作统计

工作一般流程:

 

操作角色

工作内容

对应菜单

第一步:

建立健康档案

普通医生

为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病人基本信息,所属的普通医生与专家医生,健康问卷

建立健康档案

第二步:

佩戴设备并

数据上传

普通医生

为病人佩戴设备,24小时后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Ø 具体操作:用USB线连接设备与电脑(WIN8平板或笔记本,台式机),点击“上传原始数据”,选择设备U盘数据,然后上传

 

Ø 发送时,设备数据中的ID与数据平台中登记的ID对应后才算合法数据允许发送;若设备数据中无ID,可直接在发送菜单中输入相应ID号即可;YZ数据需要事先登记病人ID和设备ID,其他数据(YX,YY等)只需登记病人ID

 

上传原始数据

第三步:

分析数据并

出报告

专家医生

读取服务器中的数据,用相应分析软件分析,并将报告发送到服务器

 

Ø 使用“一体化”分析方式:在“下载原始数据”中,对所要分析的数据选择“一体化”,选择相应分析软件,即可对该服务器数据进行自动下载分析与发送报告,一次性完成,推荐使用

 

Ø 使用传统分析方式:点击“下载原始数据”将服务器数据下载到本地;点击“分析原始数据”对本地数据进行分析并将PDF报告存在本地;点击“上传分析报告”将本地报告上传到服务器

 

下载原始数据

分析原始数据

上传分析报告

第四步:

阅读报告并

诊疗

普通医生

读取专家医生上传到服务器的报告,并根据报告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下载分析报告

档案数据浏览

 

慢病数据平台安装说明(V1.1)

慢病数据平台分为3个版本:电脑版,安卓版,苹果版

 

电脑版

安卓版

苹果版

硬件平台

台式机,笔记本,平板

平板,手机

平板,手机

操作系统

WINXP,WIN7,WIN8

Android

OS X

浏览器

IE8以上的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firefox需下载)

自带浏览器(Safari)

客户端

软件

安装“慢病管理数据中心.EXE”客户端软件

直接网页浏览:

http://223.4.207.68/android

(将该网址添加到主屏幕)

直接网页浏览:

http://223.4.207.68/apple

(将该网址添加到主屏幕)

附属

软件

ü PDF浏览器软件(Adobe   reader)

ü 动态心电分析软件(网络版)

ü 动态血压分析软件(网络版)

ü 睡眠呼吸分析软件(网络版)

ü 虚拟打印机软件(Smart printer)

ü PDF浏览器软件(Adobe   reader)

ü 动画浏览软件(Flash Player)

 

使用场景

主要是医生数据传输与分析操作

主要是医生或病人浏览

主要是医生或病人浏览

 

关于IE8浏览器---须设置使其数据可传输到服务器,具体操作如下:

工具 ——》internet选项 ——》安全 ——》自定义级别 ——》“将文件上载到服务器时包含本地目录路径”选择“启用”

关于安装客户端软件---当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遇到安装客户端软件失败时,点击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即可

关于系列分析软件---

必须是网络版的。当网络版时,分析软件主界面上方会直接显示“网络版”;同时“网络版”只有在数据平台上运行才能正常打印与发送报告,否则不是在数据平台上启动网络版就只能分析不能打印与发送报告

网络版软件不需要看门狗

系列分析软件的安装路径目录须和“慢病管理数据中心”目录中的“SYS.INI”中的软件安装路径目录完全一致,以便在数据平台上点击相应图标直接激活对应分析软件。若不一致则直接改“SYS.INI”中的分析软件的路径目录

点击分析软件 ——》报告打印 ——》发送,按照以下设置好虚拟打印机参数(与Smart printer软件设置的文件目录与名称相匹配):